1.医疗产品和养老产品的异同点:主要体现在属地性和可复制性的研究上。
2.医疗产品具有投入大、投资回收期长、高风险特点,需具有清晰的客户定位、投资规模定位和科室设置定位,需做好风险控制。
3.我国的医疗正处于发展成熟期,做医疗需重点注意以下几点内容:1.政策性引导问题;2.区域特征(城市级别、人口密度、人口健康状况等);3.客群特征与科室设置匹配问题;4.医疗人才体系建设问题。
4.养老属于微利行业。我国的养老发展具有本土化特征,居家养老还是主流,作为开发企业在养老住区产品设计方面可考虑“多代居“等产品的研发。
1、医养结合我们理解就是医疗+养老,这两者关系密切但又微妙。医疗产品其实有很强的属地化特征,而养老产品又是一种模式可复制的东西,所以这两者之间差异性是很大的。
2、医疗服务的区域差异性很大,像健康图谱、医疗体系等各方面特征在各地都不一样。而医院。它又是个投资回报周期漫长,高风险的东西,你大量资金投入了,过个5-7年等设备折旧被淘汰了也不保证能回本。所以一定要有清晰的客户定位、投资规模定位和科室设置的定位;尤其在投资方面,要做到合理控制、合理的分期规划,做好风险控制;科室设置方面,当然就是要调查你客户人群的需求,分析健康图谱了,这实际上也是在做风险控制。
做医院要考虑的东西很多。像社会背景、政府政策引导,我国的医疗也还不完善,再一个就是时间性差异,“十二五”期间国家很重视妇科科室的发展,现在“十三五”的重点就放在了肿瘤科室。
你还要去细分客户的特征,像老年人在骨科、神经科、慢病等科室门诊的就诊率高,还有其他目标人群,那这些科室就是医院必须设置和重点发展的。
另外还有医院辐射区域的人口、所处城市级别、人群健康状况等,这些都是影响医院建设的关键。
3、医疗产品市场的发展还有一大痛点:人才体系构建。
4、养老产业在国外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,法国甚至经历了80-100年的发展,在这些国家和地区,这一产业早已发展成熟,而且也是契合他们人文根基的。另外,国外的养老行业在盈利方面也是微利,以我们的经验来分析,应该不过10%,主要还是靠国家税收来支持。
但在国内,首先,让国家去做全民的养老,这本身就不现实,再加上养老产业在我国发展不过短短几年,尚在起步探索阶段。分析国内的人文特点,老人更倾向的是与子女共居,也就是“多代居”,所以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还是在居家养老方面。那我们做这一行的,肯定就是要吸收国外的经验,像做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”一样,做“中国式老龄化发展”。